深度关注丨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来源: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作者:韩亚栋 发布时间:2024-08-07 21:22
未来产业、数智技术、天使投资、耐心资本……读懂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中的这些名词
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韩亚栋
近年来,东北三省加大力度推进传统制造业数字化改造,依靠科技创新“第一动力”,聚焦“卡脖子”领域,让传统产业增“智”提“质”,助力锻造更强“国之重器”。图为工人在一汽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总装车间检查车辆。 新华社记者 张楠 摄
7月13日至16日,第二十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举行。本届科博会共设置信息科技、智能制造、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等6个专题展区,展示最新科技创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图为7月14日,观众在科博会上观看一款运动机器人。 新华社记者 潘旭 摄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并作出全面部署,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发展耐心资本”等一系列举措。
什么是未来产业?何为数智技术?为什么要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怎样培育壮大耐心资本?记者采访了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研究员刘向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工业室副主任、副研究员李子文。
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记者:《决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为何要作出这一部署,如何认识其重大意义?
李子文: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党的二十大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个重大任务。2023年7月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黑龙江、浙江、广西等地考察调研时,提出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202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概括地说,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同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同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性提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赋予习近平经济思想新的内涵,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要求“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其重大意义可以从多个层面理解和把握。这是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推动生产力水平加快提升的必然要求,是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是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赢得发展主动权的时代要求。《决定》提出要加快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促进各类先进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集聚。《决定》强调要健全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制度,建立保持制造业合理比重投入机制,完善促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政策体系,健全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制度。要完善发展服务业体制机制,健全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体制机制,健全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制度。这些都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全新动力。
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必须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
记者:《决定》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什么是未来产业?如何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
李子文:未来产业是由前沿技术驱动,当前处于孕育萌发阶段或产业化初期,具有显著战略性、引领性、颠覆性和不确定性的前瞻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代表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是经济增长的最活跃力量,有望培育发展成先导性支柱产业,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世界主要国家都在抓紧布局,发展未来产业,抢占发展制高点。我国重点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等方向,大力发展人工智能、类脑智能、量子科技、原子级制造、生物制造、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氢能等未来产业,这是牢牢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选择。
从产业发展规律看,未来产业具有技术源头的颠覆性和原创性、产业化的长周期性、竞争优势的快速积累性和先发锁定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导致其发展常常面临投入受限、激励不足等问题。《决定》提出“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必须加强前瞻性、引领性布局,把握未来产业孵化具有高不确定性、发展具有高成长性、技术具有多路线迭代性等特点,加强前瞻谋划和政策引导,构建创新策源、转化孵化、应用牵引、生态营造的产业培育链条;必须增加源头技术供给,加强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从制度上落实企业在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成果转化中的主体地位;必须加强新领域新赛道制度供给,探索建立包容审慎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适应性监管体系,支持企业特别是广大中小企业大胆探索试错,支持地方开展未来产业相关改革和政策先行先试。
记者: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和途径,举措之一就是支持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什么是数智技术?用数智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涌现出了哪些好做法好经验?
刘向东:数智技术是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有机融合,可以理解为“数字化+智能化”,是在数字化基础上融合应用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智能技术的过程。数智化是新型工业化的鲜明特征,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人工智能+工业制造”“人工智能+生成设计”等推进智能工厂、未来工厂、灯塔工厂建设,推动实现制造业数智化,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
新一代数智技术是当代创新最活跃、应用最广泛、带动力最强的科技领域。近年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广泛应用,并与传统制造业加速深度融合发展,正在重塑产业组织生态、赋能绿色低碳转型、引领科技创新方向。数智技术加速突破应用推动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已从消费互联网领域拓展至产业互联网领域,并加快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全过程渗透。运用数智技术升级改造传统产业,持续优化生产组织全流程,塑造产业新形态新模式,促进产业链价值链延伸拓展、融合发展,培育发展先进制造、智能制造、绿色制造等制造形态,培育发展工业互联网、企业云计算、工业数字化、工业设计、虚拟专网、数字孪生工厂、工业机器人等诸多领域。有些企业运用数智技术改造生产活动,建成一批智能工厂、黑灯工厂、绿色工厂、灯塔工厂等,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的生动实践。
越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越需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
记者:《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什么是天使投资?它对于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有何重大意义?
刘向东:天使投资是指投资者对具有前沿技术或创新理念、产品或商业模式尚未得到验证、仍处于种子期但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小型初创企业或创新项目进行的早期投资,通常为该企业或项目接受的第一笔外部股权投资。这个阶段的企业或项目往往处于萌芽期,甚至只有一个原型产品或商业计划,还远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或成熟的产品。这些投资者之所以被称为“天使”,是因为他们在企业或项目最初期提供资金支持,承担较高的风险的同时,通常还会在战略、管理等方面为企业或项目成长赋能。
天使投资是颠覆性、原创性技术产业早期发展的重要融资安排,在推动创新创业创造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已经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支撑力量。当前,我国天使投资发展还不够充分,对广大种子期和初创期企业的融资需求支持不够,特别是初创小微企业仍面临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天使投资是初创企业生存成长的源头活水,是初创企业成长为独角兽企业的营养液。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能有效激发社会创新创业的热情,挖掘和培育具有创新潜力的企业和项目,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商业化应用,从而为培育新产业、新经济提供重要动力源。
记者:《决定》提出“发展耐心资本”。耐心资本是怎样一种资本?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何必须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
刘向东:耐心资本是一种专注于长期投资的资本形式,不以追求短期收益为首要目标,而更重视长期回报的项目或投资活动,通常不受市场短期波动干扰,是对资本回报有较长期限展望且对风险有较高承受力的资本。从全球实践看,耐心资本主要来源于政府投资基金、养老基金(包括社保基金、企业年金、个人养老金)、保险资本等,是私募创投基金、公募基金等引入中长期资金的重要来源,能够为投资项目、资本市场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键要素保障,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条件和推动力。
越是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越需要培育壮大耐心资本。发展新质生产力,更强调科技创新的原创性颠覆性革命性,也就意味着要走一条更为漫长艰苦之路。而科技创新活动往往具有回报周期长、资金需求大、投资风险高等特点。长期资本、耐心资本风险承受力强、回报预期久的特征,恰好符合初始阶段科技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这些中长期的抗风险资金,能够更具“耐心”地识别具有竞争优势、增长潜力的优质项目,将各类创新创业的种子精心浇灌成参天大树。发展培育长期资本、耐心资本,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精准对接和良性互动,进一步深化产业和金融的深度融合,从而不仅让金融更懂“科创”,也让“科创”更好赋能金融,为培育新质生产力提供持久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