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综合要闻

靠前监督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2020-03-10 10:30

以纪检监察工作监督保障党中央各项决策部署得到正确贯彻执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工作在盯紧关键少数的同时,更要下沉一线靠前监督,确保政令畅通、运行高效。

作为纪检监察干部,在落实监督责任、强化精准追责中要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十九大以来,统筹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充分发挥巡视巡察利剑作用和派驻监督探头作用,基本实现了党和国家监督全覆盖,但基层监督力量仍然相对比较薄弱。将纪检监察工作下沉一线,把抓好基层一线监督和盯紧关键少数结合起来,不断强化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薄弱环节,全面摸准“老虎”“苍蝇”生存的土壤,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和不想腐体制机制,是进一步巩固发展反腐败斗争压倒性胜利的基础所在。

上面一根针,下面千条线,不论中央的方针政策还是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基层一线是落地落细落实的关键和重点。上级目标和意图是否领会正确,落实的标准和要求是否把握准确,各项决策部署在具体贯彻执行中有没有跑偏走样,有没有打折扣走过场,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要到基层一线才能找到。唯有将纪检监察工作下沉到最基层最前线,才能在监督实践中掌握最真实最鲜活的一手资料,才能通过对标对表的具体监督确保各项决策部署执行到位,切实发挥纪检监察工作中的“监督保障”作用。

俗话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中,乡镇、社区和乡村治理体系现代化是基础,更是短板。纪检监察工作通过下沉一线,加强对基层治理规范性的监督,通过反腐倡廉把基层组织建设成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战斗堡垒,推动实现基层社会治理精细化、智能化、法治化和协同化,最终实现现代化。

纪检监察工作下沉一线,不仅能在秉公执纪中检阅纪检监察干部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在直面群众中赢得民心,还能在带头转变作风,纠治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等突出问题中,以正风肃纪反腐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人民群众对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感受最深、反映最强烈,对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最关心、最支持,很多时候,群众的一句口头禅,民间的一段顺口溜,就是问题的线索。所以纪检监察工作必须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发动群众,通过引导社会、媒体、群众有序参与监督,让基层腐败和作风问题在下沉一线的监督中“水落石出”。

下沉一线有利于加强源头治理。任何一宗违纪违法案例,都有从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提醒于开始,治理于萌芽,执纪于端倪,很多违纪违法行为可能都不会发生。将纪检监察工作下沉一线,通过源头发现问题,及时咬其耳扯其袖、让其红脸出汗,让第一种形态成为常态。突出早提醒、早警示、早纠正,第一时间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防止小问题演变成大矛盾,正确处理治标和治本、惩治和预防的关系,帮助剖析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强化不能腐的震慑,让各种侥幸心理从思想源头上消除贪腐之念。

“听言不如观事,观事不如观行。”纪检监察工作下沉一线,要一以贯之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方针和要求,忠实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坚决做到党中央决策部署到哪里、监督检查就跟进到哪里,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提供坚强保障。要大力开展“嵌入式”监督和“旁站式”监督,紧扣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用好监督执纪利器,下足“绣花”功夫,实现线索在一线发现、举报在一线受理、监督在一线跟进,让群众深切感受到纪检监察就在身边、正风反腐就在眼前。

“涉浅水者见鱼虾,入深水者见蛟龙。”纪检监察工作下沉一线要身心一致,在求“深”求“实”求“近”上下功夫,只有接地气、通下情,才能把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找到破解难题的办法和途径。

纪检监察体制改革之后,我国实现了对公职人员监督的全覆盖。但“全覆盖”不是平均用力,而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节骨眼、要害处用力,做到“一子落而满盘活”。在纪检监察工作下沉一线的实践过程中,要聚焦被监督人员和单位的主业主责,聚焦关键少数和重点领域,聚焦重要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聚焦事关国计民生的关键事项,不断提高监督精准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