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廉政榜样

植建光:反腐战线上的尖兵

来源:广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1-09-07 09:11

“都谈了半天了,他一直在‘绕弯子’。”


  “你们要冷静下来,查找突破口,从另一个角度重新调整谈话思路……”


  华灯初上,贺州市八步区监委原委员、一级主任科员植建光还在认真指导办案人员开展谈话工作。


  说起植建光,很多同事都亲切地称呼他“老植”。他身材清瘦,性格幽默开朗,办事雷厉风行,是八步区出了名的反腐“尖兵”。从1992年在该区检察院从事职务违法、职务犯罪案件侦办工作,2018年1月,从检察院反贪局局长岗位转任为该区监委委员。


  30年来,植建光参与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400多起,没有发生过一起申诉案件,先后被评为自治区优秀侦查员、市级优秀公诉人,荣获个人三等功3次。


“办案如何找准突破口?秘诀就是认真细致”


  2018年2月14日,八步区监委成立后,该区5月份办理了首例留置案件。这起案件涉及八步、昭平、富川3个县区,涉案时间跨度长达6年,当时也没有可参照的本地范本。 


  该如何下手?经验老到的植建光决定带领团队先从2011年以来的财务检查下手。经过抽丝剥茧的细致查找,他们终于核查出谢某虚开发票套取公款、贪污等违纪违法问题。


  最终,该案从5月3日采取留置措施到6月2日移送司法机关,历时仅31天。


  “办案如何找准突破口?没有别的秘诀,就是认真细致,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尾巴的时候。”对如何做好查办案件工作,植建光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经常将多年来的经验手把手地传授给年轻人。

 

植建光(右一)和同事探讨案情。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要突破谈话瓶颈,就要本着这一原则。”植建光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谈话是要讲究技巧的,要因人施教,适时推进,以政策感召人,以党性转化人,给予人文关怀。”


  2015年查办蒋某受贿案时,刚开始是其他同事们进行谈话。由于蒋某原来是某区直单位的“一把手”,心理素质过硬,对问题闭口不谈。案件查办一时陷入了僵局,同事们都跑来找植建光求助。


  在讯问过程中,植建光注重从细微处入手,给他倒一杯水、递张纸巾,在规章制度允许的范围内尽量满足他的合理需求,把他当朋友,慢慢和他推心置腹交流,通过耐心地疏导情绪、入情入理地分析关怀,细致地讲政策,讲党性。


  “我对不起党和组织多年的培养……”终于有一天,蒋某彻底打开了心结,面有愧色地交代自身存在的问题。


  以心换心,终得人心。很多案件办结后,被审查调查对象都把他当成了好朋友。


 

植建光(左二)在乡镇排查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线索。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个口子不能开”


  2013年,在查办某个贪污案件时,当事人的一个亲戚蓝某跑到了植建光的办公室,软磨硬泡赖着不走,还掏出一个厚厚的大信封硬塞过来,植建光迅速还了回去。


  “我有个情况想向您反映一下……”周末,在和老朋友一起吃饭的餐桌上,植建光又见到了蓝某那张熟悉的面孔,同样又塞了那个厚厚的信封过来。


  “吃人嘴软,拿人手短,这个口子不能开!”植建光心如明镜,立马板着脸拨通了当事人单位纪检组长的电话,请他过来当面清点里面的金额。经清点,里面共有2万元。蓝某见状,只得沮丧地拿了回去。


“家人的支持和付出,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


  这些年来,加班加点是植建光工作的常态。如今“老黄牛”式的植建光虽然退居二线,但是他仍然一如既往地坚守在办案一线。一年365天,他每年有200多天都在办案点上。长期的劳累过度,让他患上了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药控制,家人也心疼不已。


  2020年9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留置点处于封闭管理状态,不能随意进出,植建光又和以往一样带药进留置点查办一起案件。


  正处在办案的紧要关头,家人打来电话,说年过八旬的父亲突然身患重病。他强忍着牵挂,继续夜以继日地加班,没有告诉任何人。


  有一次在他和家人通话时,同事无意中知道了他家的情况。很快,在领导再三要求下,他终于“请假”出了留置点。 


  “正是因为家人的支持和付出,才让我没有后顾之忧,安心工作。”植建光感动地说。


  近30年,时光荏苒,流年似水,流逝的是岁月,不变的是初心。反腐“尖兵”植建光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纪检监察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铮铮誓言。(贺州市八步区纪委监委  董权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