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荷乡:“六个强化”深化专项治理
来源:那坡县纪检监察网 发布时间:2020-08-03 09:51
坡荷乡以高度的责任感、强有力的措施,以“六个强化”为抓手,深入开展专项治理工作,在遏制扶贫领域腐败、转变干部作风、全覆盖监督执纪等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强化扶贫项目资金“三公开”,做实社会监督。加强对本乡扶贫项目资金在县、乡、村“三公开”工作的监督,畅通扶贫项目资金落地到位的“最后一公里”,确保扶贫项目高效实施、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一是经常性提醒,明确责任。乡纪委对乡扶贫办、乡项目办、乡林业站、乡民政办、乡农技站、乡社保所等部门、站、所负责人进行谈话提醒6人次,督促相关岗位责任人做好扶贫政策、扶贫项目以及产业以奖代补、低保、残疾人补贴、公益林生态效益补贴等资金的发放名单、金额明细在县、乡、村三级公示公开,并每月向乡纪委报备。二是公开全覆盖,接受社会监督。今年以来,扶贫项目在县、乡、村三级公开项目18个,资金464.414万元;产业以奖代补项目在乡、村两级公开3批次、涉及资金403.83万元;在乡、村两级公示2020年度公益林生态效益补贴发放明细、涉及资金144.9万。 三是加强检查,确保扶贫资金使用合规、拨付到位。乡纪委加强对扶贫项目资金“三公开”工作的监督检查,采取随机抽查核验、实地查看的方式,检查扶贫项目资金的拨付情况。通过推动全乡落实扶贫项目资金县、乡、村“三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常态化,进一步堵塞了管理漏洞,使廉政风险得到有效的防控。
强化扶贫领域重点部门廉政风险防控,防患于未然。加强对扶贫领域重点人员、关键岗位和关键环节的风险防控,提高预防腐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助力扶贫政策精准落实,保障脱贫攻坚顺利实施。一方面开展风险评定,制定防控措施。围绕扶贫领域中可能产生的腐败问题及潜在风险开展全面排查,确定了扶贫办、民政办、残联办、农技站4个岗位风险点,并结合岗位实际逐一制定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另一方面开展常态化监督检查。乡纪委每月对廉政风险点进行督查,发现问题的,及时对岗位责任人开展谈话提醒、督促落实整改,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4至6月共开展廉政风险点督查12人次,谈话提醒8人次。
强化扶贫领域“八个了之”突出问题集中纠治,做好扶贫工作后续保障。紧盯“两不愁”遗留问题和“三保障”薄弱环节,坚决纠治“八个了之”问题,破除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全乡排查发现11处饮水安全隐患或需要提升、饮水工程管护不到位等饮水工程“一建了之”的问题。4月份立项11处饮水安全隐患提升工程项目,6月份全部竣工。并选聘了81名水管员(定岗不定人)对全乡13个行政村饮水工程开展日常维护检修,使脱贫攻坚饮水安全达标有了保障。
强化监督体系建设,推进村级专项治理工作站规范化运行。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站规范化建设是监督体系建设的重要环节。7月9日组织全乡13个行政村专项治理工作站站长、副站长共计26人举办了业务培训班,围绕设立村级专项治理工作站的目的、组织机构、职责定位、工作内容、工作方法、监督重点领域、规范台账等6个方面进行业务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村级专项治理工作站工作人员的监督意识、提高了业务水平,进一步推进村级专项治理工作站的规范化建设,使扶贫领域专项治理工作形成县纪委为主导、乡纪委为主体、村级专项治理工作站配合三级互联互动的工作格局。并以此为抓手,聚焦脱贫攻坚中违纪违法问题,扎实推动专项治理向基层“神经末梢”延伸。
强化执纪力度,坚决查处扶贫领域违纪案件。今年以来,全乡查处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案件2件,立案2人,追回违规领取的低保资金、农村危房改造补助资金共计1.28万元,有效地维护了国家扶贫资金的安全、有力地打击了损害群众利益的违纪行为。
强化案件警示教育,做足“后半篇文章”。乡党委召开典型案例分析会1次、结合干部职工大会开展警示教育2次,签署家庭助廉承诺书100余份。将上级下发的典型8份案例通报转全体干部职工、各村“两委”干部、驻村工作队员进行学习,各村在村屯进行张贴曝光。案发的坡荷村党支部召开专题组织生活会1次、召开党员大会暨警示教育大会1次,并由支部党员撰写心得体会20余篇。通过典型案例通报曝光、警示教育、以案说法、廉政教材学习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强化震慑,使全乡党员干部知敬畏、守底线。(坡荷乡纪委 阮翔)